学术研究

江苏金马云: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建设

推荐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发布时间 | 2023年10月10日 10:37:48

一、企业简况

江苏金马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金马云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专注于打造港、航、货一体化共享服务平台的互联网科技企业,2021年3月从江苏金马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剥离,现股东为靖江智洲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靖江智航创业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年来,金马云公司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以我国黄金水道长江航运为基础,结合现代物流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海河航运专业运营经验,精心打造长江与沿海航运物流科技平台,为港、航、货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便捷的经营环境,有效解决传统业务模式中的各种瓶颈难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2017年,金马云物流平台(以下简称金马云)正式投入运营,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客户PC终端和手机APP端,主营业务为货运代理和撮合交易。公司现有员工3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30人,博士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0岁,管理人员基本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6年来,金马云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先进物流企业”、“第十八届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国物流行业十佳服务平台企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奖”、“江苏省运输服务新动能重点培育项目”、“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平台”、“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江苏省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江苏省物流行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被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确定为推进长江“港航供应链+港航货”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基础工具;被交通部水科院确定为国内航运“十四五”战略规划案例备案;被交通部上海组合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确定为“中小航运企业大数据中心”。2020年1月,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对金马云公司的价值作了全面评估,评估值已达2.63亿,并出具了评估报告。

二、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要解决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或者行业内存在的影响物流效率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传统港航运输及物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1)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全,形成壁垒,增大航运交易难度,货物追踪不及时,运输过程难以掌控。

2)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传统交易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工作繁琐,差错率高;分段式运输,无法提供一站式服务,影响货物的及时送达。

3)交易成本高等运输问题:市场碎片化,多级货代逐级加价,提升了整体运价;分散的客户与船东形成非标准化的散货运输,规模不经济,提高了运输成本。因此,未来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4)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运输问题: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先后在国内外蔓延,这是对传统航运模式的一次冲击和洗牌,过去的面对面、点对点洽谈已无可能,未来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为了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同时解决传统航运中效率低、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金马云公司在航运业整体经营效益不断下滑却无法得到较好改善的行业形势下,引入“互联网+港航”理念,以“数据化、智能化、高效化”为基准,以“信息共享、智能匹配、管控成本、精准服务”为目标,将多年航运业经营累计的优势与互联网思想进行结合,打造适应新形势的金马云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平台于2016年7月试运行,2017年5月正式上线营运。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2019年12月底开始,对国内各大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港航运输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凸显。近年来虽得到控制,但在局部地区有所反复,随着隔离管控措施的加强,长江中下游部分港口货物吞吐及集装箱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并且随着上下游生产经营受困以及需求放缓,从集装箱运输向大宗干散货运输影响逐步扩散,而且还出现了部分货类在部分港口的疏港困难的问题。

金马云物流发挥平台经济作用,对平台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并于2020年成功上线智能船货匹配功能,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和互联网+航运发展两不误。

三、金马云物流科技平台信息化进程及主要做法

公司秉承“诚信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以诚信为理念打造品牌,围绕“公平、共享、协作、共赢”的服务宗旨,致力于信息化港航云物流平台的建设,打造完整的航运产业链;金马云平台项目将重新审视航运产业发展模式,解决航运企业长期存在的自建船舶、自找业务、非专业化管理、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运输成本高、业务碎片化等问题,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在共享经济生态系中的新模式,重构更为规范、统一和高效的业务流程,充分释放共享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推动效应。平台的成功运行,将重建航运产业秩序与行业企业规范,构建新的行业业务流程。

主要做法如下:

(一)明确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的建设理念

1、推行大数据分析决策的管理理念

互联网+思维是指导:应用互联网+航运的思维是大数据建设的源头,通过对互联网+思维进行以用户需求至上,简化运输过程,注重品牌营销和口碑营销的传统实体行业变革,提升公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数据挖掘与应用是手段:2015年9月,国务院就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12月,工信部又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国家层面持续推动大数据技术创新,物流体系也越来越依赖大数据,通过物流数据的相关性来突破认知极限,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打通信息壁垒,形成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实现大数据的收集、传输、存储、计算、展示、扩展、重组和再利用,形成数字资产。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支撑:借鉴一流企业的经验做法,以技术应用促进管理的提升,进一步推动物流管理的精益化、集约化。

2、明确云物流管理的基本思路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数据信息,而每条信息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而云计算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等,可以实现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航运物流业庞杂的数据信息处理,只有通过云计算来优化实现。

(二)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的“互联网+” 思维指导

金马云物流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简化原本繁复的航运产业,为货主提供更具标准化、确定性、可靠性的航运物流服务。相较于传统航运业的操作模式,航运互联网平台更具挑战性,其决胜的因素在于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

1、标准化服务

只有标准化的服务,才能依托互联网实现快速的复制、流水化的作业,继而提升物流的稳定性和操作效率。不仅价格要实现标准化,让客户感到更加透明,而且操作、服务环节均需实现标准化。虽然航运物流环节众多、业务繁杂,但这种标准化并非不可实现。互联网+航运平台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传统规范、流程,进行拆解、细化,并固化在系统与日常服务中。

2、数字化服务

区别于传统的航运物流企业,数字化是航运互联网平台的立身之本。有别于传统企业依赖于人工、业务人员的经验,航运互联网平台从人力驱动变成技术驱动,不仅仅是前台展示的页面,更重要的是一整套的后台操作系统。通过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实现数字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体验,带来内部订单操作效率的提升。

3、信息化服务

航运物流是一项牵涉到陆运、仓储、海关、海运和空运等多个环节的系统服务,离不开线下实际的物流载体,而这些大量的线下资源分散在不同区域。传统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优质的资源很难被挖掘出来和获取。互联网+则具有打破区域隔阂、信息透明化的优势,通过网络快速、高效连接优质的线下资源,进行相关的分类计算,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快速匹配。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将整个航运服务的交易切分成运前服务(港口、船货匹配、保险、供油)、运输、资源调度以及到港服务等几个的环节,每个环节又切分成数个固定的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设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对内,在主营业务上,实现全程可视化,对外,用户通过金马云物流,实时掌握最新的货物运输信息,实现物流的全程可视化。对于内部的订单操作、客服人员而言,我们将这些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及流程固化在系统中,通过信息化软件,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将繁杂的流程效率化、透明化。

与此同时,我们将客户的纸质单据文件、印章等内容均进行相关的数字化、线上化,收集、分析最新的市场情况及客户过往交易的规律特性,帮助客户在供应链管理上提升效率。

对于广大货主来说,航运物流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是重要的一点。在这方面,我们联合众多物流方面的企业、机构,优化航运环节,为客户提供更具保障性的服务,努力实现跨部门信息化共享服务。我们已与武汉航交所、南京航交所等开展合作,推出多样化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各类信息在线即可实时查询,所见即所得,解决了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的架构体系

1、明确市场需求,开展平台建设

金马云平台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帮助公司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同时创新内河与沿海港航产业发展模式,对货运船舶(车辆)实行组织化管理,促进港航产业的转型升级,重构港航物流新生态。

金马云平台划分为11个模块,由计算机网络设施设备、网络运营软件、后勤保障与辅助系统和地勤客户服务系统组成,平台具备船货盘信息、货运结算、船舶保险等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和大数据功能。平台化运营与线上便捷服务:金马云通过平台化运营,实现货主与船东直接联系,有效解决了传统航运产业的信息不对称、运营效率低、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开发出的APP,支持在线交易与查询,提高结算效率并能实时追踪货物;同时可提供报港、金融、保险、供油、水文气象查看及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2、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建设

2016 年初,结合平台搭建任务,公司成立金马云物流工作小组,进行平台构建与运营工作,项目从2016年7月9日正式上线,2016年5月~2017年初的不断测试、完善,2017年5月正式交易期间,建立了完整的运营体系,不仅注重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内河与沿海港航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货运船舶的组织化管理,在实现公司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组织架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组织综合管理能力,从而形成高效和谐的综合先导力量。使得优化的组织架构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平台平稳运营的基本需求。

3、设立考核标准,明确职能职责  

公司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立了考核标准,明确了员工职责。一是将平台收益与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挂钩,做到公平、公正、客观,考核结果与部门业绩、岗位考评、年终奖金挂钩,引导职工向规范、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二是建立平台运营损失及懈怠责任追究制度。理顺各部门的职责,各项工作的负责人,规范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并有权管理,遵循谁负责就追究谁责任的原则。对违反公司规则和懈怠延误工作的有关责任人,按照违规必究,有错必追,预防、惩治、教育并重等原则实施追究。设立考核标准和明确的职能职责使企业管理结构价值最大化,促使金马云物流平台的各项工作循序渐进,在组织职能管理上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的建设机制

港航物流货物种类繁多、过程相对复杂,数据库信息长期处于动态增长的状态,具有海量的数据规律、快速数据流转和多样的数据类型等特征,航运信息从各个角度都具有“大数据”的特点。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云平台技术,利用历史数据等建立客户需求,提高预测能力,优化物流配置准确性;同时建立预测跟踪反馈机制,强化需求侧与供给侧管控,减少预测与实际的偏离度,保证运输高效,提高服务水平。

1、大数据

港航物流数据量大、流通环节多,在针对交易性应用、分布式应用、批处理应用等都需要有配套方案,所以形成一套集中统一的平台基础架构便显得尤为重要。金马云物流将使用者分类,不同角色用户自行发布需求,业务信息公开、透明,系统分析需求就近推荐船或货,同时云端在线竞价系统提供公平、公正的运价竞争。从行业规范要求,到货物类型、运输流程开放共享,全面、细致,所有数据自动分析处理,简便直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透明度。航运各环节信息和资源得到整合,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目的。数据云:逐渐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进行数据的加工计算,即提供数据的统一存储和计算能力;数据库和挖掘库:计算逐渐迁移到云平台实现轻载化,可直接从云平台加载应用结果数据,实现与其他应用的兼容性;流处理:实时分析计算结果存储到云数据平台,可通过开放平台的消息中间件直接访问。

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创新保障,金马云物流形成的港航物流大数据,基础材料来源于第一线,不仅真实可靠,而且十分全面,能揭示出行业发展规律,为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在信息数据的不断积累形成大数据之后,倒逼平台的进一步建设,有助于跨平台信息互动的实践与突破。通过标准化规范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互与共享,成为港航物流信息中心。

2、云管理

云环境下的平台建设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服务,港航运输物流过程涉及多方参与,由于不同的参与方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同,成熟度也不一致,通过云平台可以组成资源池,进行快速弹性的配置和信息资源的发布,在自身动态控制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的用户实现按需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依托计算机网络云平台,我们对多方信息进行审核、加密,保证数据准确性,同时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减少人为错误,降低风险。虚拟化技术的熟练应用,将多方信息资源存储整合为一个大的存储系统,通过统一的存储数据和管理存储空间对外以透明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为存储设备提供抽象的逻辑试图,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逻辑接口访问已被整合的存储资源。针对不同用户对存储速率和访问要求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存取方式。

3、智慧物流

(1)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市场竞争中,除了有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积极改进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平台一站式服务:客服人员在用户注册时开始电话回访,了解每一位用户的基本情况和业务需求;在交易过程中,全程辅助,提供运输过程中的各类增值服务(金融、保险、供油),金融服务解决货主资金短缺问题,保险服务为运输过程提供风险保障,人保、东海等专业保险机构保障更可靠,线上预约加油服务,节约运输时间;交易完成后,提供货运结算服务,后续回访服务,确保每个环节准确无误。

(2)建立透明、协作和具有高度预测能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竞争已经逐渐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自动化效率已经成为获得商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核心控制,供应链管理贯穿现代企业部署全过程,同时构造出整体功能网链结构,金马云物流利用信息物理系统将需求、供应、销售信息数据化和智慧化,以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为核心,依托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对船舶监控、货物跟踪、多维数据收集和处理、商业信息的挖掘,持续优化港航物流服务,并进一步向航运管理的中下游延伸由港口码头、海事、货主等全产业链,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科学性,建立了透明、协作和具有高度预测能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实现尽早调整方案、提前调度资源、实施供给侧改革,服务于整个物流行业。满足在经济性、扩展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方面的高要求,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精确化、清晰化的研发和互动,最终实现整体智能化革新,打造智慧物流平台。

(五)建设高素质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市场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公司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抓好人才队伍的建设,用较短的时间建成一直青年化建设队伍,业务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精的经营队伍。

1、建立高素质复合型青年人才队伍

完善金马云物流运营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开展年、月、周分析,规范平台运营购买、结算、服务、信息反馈、数据整理等各个环节工作,明确部门职责,提出管理要求,且各部门相互协作,及时反馈,形成闭环工作机制。二是制定人才培训计划,明确人才的职业生涯,鼓励人才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满足经营管理和平台工作各岗位的需求,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实施锻炼。三是规范各部门工作流程,建成一支高效多能的经营者队伍,业务素质高的管理者队伍和专业技术精的员工队伍。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人力资源的引进、培养、激励和使用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的扩张和结构调整,正视市场需求,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包括特殊政策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整合人才资源,建立适当专业和年龄层次的人才梯队,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五是建立用人机制,突破传统思维,为“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通过人才培养和其自身的发展来实现和带动企业的发展,使他们做出成就感,从而提高人才的使用率。公司重视青年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内部岗位调整等锻炼方式,为优秀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快捷通道,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2、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考核评价

为加强公司管理和技术能力,鼓励和提倡员工钻研和学习业务的热情,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转型进度和技术成果转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激励标准。在项目开发规定期限内完成或提前完成全部的开发项目,给予项目研发奖金作为激励;对于指导项目中关键技术的人员给予专家性补贴等;对金马云物流的自主研发立项,对所研究的项目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产生一定社会效益并为公司带来很大经济效益并形成自主技术产权,给予团队响应研发奖励。积极推进公司股份制改革,把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利益捆绑起来,做到职责到岗、责任约束、奖罚分明。公司成立专门考核班组,每年对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内容做出评定,选出先进团队、优秀管理者、优秀员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团队的创造性,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公司在制定和落实激励政策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约束机制,保证企业利益不受侵害。公司与每位员工签有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明确每位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所有员工均有约束力,对全体员工的权利利益及其行为作出规范性规定,完善组织约束机制,对管理者、员工的优缺点评价有着重要影响。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团体精神,形成到的约束。

为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制定部门及员工的考核机制。对员工工作情况考核,包括员工纪律性、主动性等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考核,明确岗位职责,对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考核;对员工业务能力的考核,按岗位职责分工规定,完成本岗位工作目标数量、质量等绩效情况的考核。提高了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

四、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建设的运营和服务效果

(一)拓展服务渠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平台自2017年正式运营以来,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业绩年年创新高。截至2021年底,实现交易额55.72亿元,累计实现撮合交易32.09亿元,自营业务23.63亿元,发布船货盘26万余条,累计实现保险价值48.22亿元。

平台功能的持续完善优化,客户的依赖度逐步提高。2020年年初开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沿海、内河干散货运输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船舶运价行情走势贫弱,也对港航业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金马云物流发挥平台经济作用,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和互联网+航运发展两不误。2020年相较于2019年同期业务量不降反升,自营业务由5.82亿增长至7.22亿,同比增长24.05%,撮合业务由1.95亿增长至11.53亿,同比增长491.28%。2021年相较于2020年同期业务量持续增长,自营业务同比增长29.5%,撮合业务同比增长5.72%。

金马云公司5年多来运营数据一览表

单位:亿元

年份

自营业务

(A)

撮合交易

(B)

交易总额

(A+B)

线上供油

线上保险

价值

2017年

0.398

1.48

1.88

0.064

0.871

2018年

0.842

4.94

5.78

0.548

8.39

2019年

5.82

1.95

7.77

0.568

9.06

2020年

7.22

11.53

18.75

0.910

13.01

2021年

9.35

12.19

21.54

0.106

16.89

合计

23.63

32.09

55.72

2.196

48.221

(二)创新模式改造业务流程,形成良好示范引领效应

金马云物流平台集聚船、货信息,成为航运信息中心,用户发布相关船货盘信息,快速促成航运业务,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提升了航运效率。货主企业(包括货代)可快速找到所需船舶,货物堆存时间缩短,库存成本降低;船舶资质可靠,货损货差成本下降。航运企业(包括船东)可快速获得货运业务,船舶停航时间缩短,有效运输时间增加,市场搜索工作量锐减,船舶空载率大幅降低;平台将港口与航运企业相连,船舶装卸货物速度提高,船舶停港时间缩短,货运间接成本下降。航运企业与货主双方因市场信息透明,可快速合理成交,运输效率大幅提升。随着网上交易规模的放大,节省的费用将更多,降低物流供应链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促进整个航运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金马云平台形成的航运大数据,为航运主管机构、专业科研单位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政府科学决策和产业政策合理制订。基础材料来源于生成第一线,金马云平台记录的大数据,不仅真实可靠,而且十分全面,能揭示出行业发展规律,为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金马云平台项目的维护与运营,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在稳定运行之后,后台操作、数据整理与分析、地勤客户服务等人员需求为当地提供了优质的就业岗位,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三)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竞争力

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航运物流产业,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将物流各参与方连在一起,相比较原始的航运物流业,金马云平台让用户使用互联网操作航运业务,直接参与到运输过程的每个节点。金马云平台吸引内河船舶成为注册客户,有效地解决了货运船舶的组织化管理难题。考虑到内河货运船舶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小微航运企业中甚至由个体船东掌控,金马云平台从船舶状态、运营状况、技术水平、维修保养、服务质量等多个角度分析,对船舶进行组织化管理。船舶注册后,平台掌握了船舶运营状态,在达成组织化管理后,金马运业通过建立自身的网络经济模式和共享经济模式,将金融、保险等多个行业融入平台,进行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平台拥有注册会员41073个,注册船舶6.9万艘,另整合500余货代、船代微信群,约3万余人,分布长江上、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公司与央企、国企以及大型贸易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货运代理业务,集聚港航产业上下游1500家优质的客户群。平台的组织化管理,为航运业务模式创新和流程优化提供了基础,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体会及推广意义。

金马云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建立港航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横向兼容合作一体化体系,实现船舶的组织化管理,有效解决传统业务模式中的各种瓶颈难题,打造可视、高效、安全、便捷的港航货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创新、高效的管理团队,整合线上、线下的相关资源,构建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通过优化港航产业价值链的努力以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

货主、船东可通过平台获取货盘及船盘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促成货运交易,运用平台竞价系统选取最优价格,免去中间商抬价困扰,从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平台整合一线船货盘信息,帮助船货主有效匹配,减少船舶空载率,从而解决了运营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金马云货运指数能够及时反映港航运输市场供应关系变化,便于船东货主合理安排运输计划,数据来源于线下办事处的实时收集和线上交易累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平台基于电子航道图进行精准物流信息对接,打造“码头找船”、“船货精准匹配”等功能,一方面,实现船舶实时轨迹查询,减少时间、空间带来的信息误差;其次,根据船舶定位数据,自动推送周边信息或进行船舶预约加油,帮助船主更好的规划运输线路,提升运输效能和返程效率,同时也能为货主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实现降本增效,从而解决了交易成本高等运输问题。

六、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我公司基于大数据的港航云物流管理平台建设属于数字经济范畴,被交通部水科院确定为国内航运“十四五”战略规划案例。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市场拓展为抓手,进一步推进金马云物流平台的建设,预计在5年内成功实现由互联网+物流无船承运模式向多式联运智慧供应链的转变,在长江港航的市场占有率达65%左右,拓展沿海港航业务,年均营业收入递增40%以上,成为港航互联网平台领军企业。

第一、加强智能终端平台技术的研发。拟在南京设立金马云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平台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组建专家团队。利用5G+AIS,研发、应用新型船用数字终端设备,预期获得2个专利证书,1个可市场化推广定型产品,为船舶用户提供即时找货、航线查询、货物追踪等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不断提升和完善平台运营基础。

第二、扎实推进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搭建大数据应用场景,实现互联互通,完善港航货数据交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探寻港航市场需求,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与高效运作。强化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强化应用系统的组件化,强化平台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利用值得信赖的数据为供应链提供更高透明度和可视化的信息,加快构建现代港航服务体系,共同建设港航物流大数据中心。

第三、积极抓好区块链技术应用。对接相关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链接上下游产业链、数字链,通过API银行、在线供应链金融等模式,推出各业务模块专属金融产品,完善线上支付功能,助力长江沿岸港航企业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产业链横向配套、纵向延伸。在海南洋浦、南京下关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发展货代,维护用户,推进港航产业线下、线上的有序衔接。深化港航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实地走访长江沿岸与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港口、闸口、码头10家,政府、行业管理部门10家,重点客户10家,更加密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瞄准港航产业新业态以及全球500强、独角兽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服务企业抱团发展,深化煤炭、粮食、砂石、钢材、化工等产业合作力度,与多个货代、港口、仓储企业结成联盟,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江海直达。

第五、积极探索平台跨界融合相关技术研发和运用。研发跨界融合技术,跨界融合保险、供油、港航教育、港航医疗、船舶修造、船舶交易、物资配套等服务,预期形成合作意向5个,相关产品在平台发布4个。以联盟、协议、倡议、特许经营等方式,在投资参股、产品合作、科技研发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业门类的齐全性,共同解决航运产业生态圈及产业链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七、平台建设与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近年来,公司业务迅速扩张,影响力日益增大,随着新模块的开发、终端设备的研发、研发基地的建设,原有投入已不能满足平台发展需求,公司在发展中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

1、船员互联网应用意识不强。

长江流域夫妻船、兄弟船占比很大,对互联网信息化应用的意识相对薄弱,甚至抗拒。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市场人才难以“施展拳脚”因此相对抵触,意识跟不上、人才招不到,导致发展困难。建议加大港航信息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信息化意识;解决船员就业中的难点,提升航运市场新型人才占比。

2.数字化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数字化人才不仅包括 IT 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AI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传统意义上的技术精英,更重要的得将商业应用及行业的专业人才融合进来,形成跨行业跨平台的复合型人才体系,才可能真正将数字化落地到实体行业中去,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贡献实际商业价值。建议多举措全面提高数字型人才,提升全民数字化素养。

3 .对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数字经济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然而伴随消费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已然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但整体呈现的特点是偏消费端(产业链后端)。长江港航运输是一个多环节、多维度的综合基础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各企业间出现不信任、观望现象严重,缺乏体系(各自为战)。单靠企业自发的、零散的、低效的数字化转型尝试,很难突破以上所提及的固有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方向指导,或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应用新技术力量,从线上到线下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

4.平台建设投入大而公司资金短缺。

中小航运企业是长江港航运输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规模小、实力弱,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难免“囊中羞涩”。尤其是我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自身积累不足,依靠线下运输业务支撑平台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就较为突出。公司目前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但在银行融资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拓宽中小民营企业资金渠道,发挥中央基建投资和地方资金支持政策导向作用。


推荐阅读
中物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