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努力开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
发布时间 | 2022年12月31日 08:40:4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于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总体思路,围绕“明确新方向、培育新动能、挖掘新潜力”,对未来一段时期物流业发展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是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在畅通物资周转、促进资源要素流通、优化产业空间、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意义重大。《规划》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方位,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现代物流发展的重点方向,这是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逻辑出发点。

一是以服务国土空间开发和国家重大战略为要求,加快推进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和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建设,不断夯实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支撑。《规划》强调,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建设,加快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强化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物流骨干通道支撑作用,规划布局“四横五纵”国内物流大通道和“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间、东中西区域间和城市群、城乡间流通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以服务实体经济、畅通经济循环为导向,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提升价值链。《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物流业的服务属性和基础支撑功能,强调要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加快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有效串联、整体集成,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以物流链支撑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现代化,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三是以有效服务民生改善、促进消费升级为目标,进一步畅通现代流通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物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沟通着生产、流通和消费。《规划》围绕充分发挥好物流业在现代流通体系中的战略支撑保障作用和动脉循环系统功能,进一步强调要推动物流干线、支线和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高效贯通、一体发展,不断降低循环成本,提升循环质量,加快补齐区域间、城乡间服务短板,支撑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和服务保障。

四是以践行国家总体安全观、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安全为底线,不断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安全稳定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根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的前提。《规划》坚持底线思维,积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努力方向,积极应对各种传统、非传统风险挑战,提升战略物资、应急物流和国际供应链等保障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方面,物流业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2021年全社会物流总额突破30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超过11万亿元,公路货运量391亿吨,同比增长14.2%,中欧班列开行量达到15183列,2016—2021年年均增长55%,物流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全球市场引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还很明显,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物流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亟待加快培育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规划》立足发展新阶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路径和重点方向。

一是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升级版。在系统总结我国物流降本增效工作经验基础上,《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提质增效降本的新方向,即着力推动全链条降本和结构性降本,改变过去单纯强调降低运输、仓储、配送等单一环节成本的做法,更加突出物流系统性、整体性本质要求,不断提高干支仓配一体化运行效率。

二是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规划》突出物流生产性服务业属性,面向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新要求,促进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设施联动发展、支持生态融合发展,组织开展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工程,不断提高物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运行效率。

三是加快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现代信息科技发展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最具影响力和变革力的积极因素,《规划》主动适应未来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网络化升级,推动更多物流服务“上云、用数、赋智”,打造物流运行的“智慧大脑”,为物流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

四是推动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规划》围绕实现“双碳”目标,通过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现车船和能源清洁化,促进包装减量化、再利用,建立健全逆向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安排,深入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五是推动实施现代供应链战略。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时代,市场竞争已逐步转变到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的竞争。《规划》强调要依托物流链、带动产业链、创造价值链、重塑供应链,有效整合贸易、物流、信息、资金等资源要素,推进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更好服务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六是着力培育物流经济新形态。充分发挥物流链在汇集要素链、重构产业链、打通数据链、提升价值链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规划》强调,要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大通道在产业要素集聚、市场资源配置、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通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经济新形态。

三、挖掘重点物流领域新潜力

《规划》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主动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就深度挖掘国际物流、农村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领域发展潜力进行了系统部署。

一是健全完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主动适应“一带一路”建设新要求和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实际需要,《规划》提出要不断加快国际海运、国际航空、中欧班列、国际道路、国际寄递等发展,努力补齐国际航空物流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提升班列开行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厚植国际物流竞争新优势。

二是加快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更好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规划》强调要以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节点网络,加快交邮融合、城乡一体,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服务通道升级扩容、提质增效,使物流业发展更多惠及广大农村地区,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全面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适应城乡消费提质升级的紧迫需要,《规划》把补齐冷链物流发展短板、改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运营组织效率、保障冷链物流安全作为“十四五”时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从源头至终端的全链条透明化监管,保障食品冷链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四是培育铁路快运物流新市场。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通车里程突破4万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加快建设,大幅提升跨区域连接效率,也为物流业全面提速提供了坚实支撑。《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铁路场站快运服务功能设施布局和改造升级,建设专业化铁路(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高铁快运,适应电子商务、邮政快递、高端制造和冷链物流等领域对铁路快运物流服务需求。

五是提升专业物流和应急物流能力。从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角度出发,《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加强粮食、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务供给和保障水平。推动物流安全发展,提升危险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专业化、安全化水平。要主动应对疫情冲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风险隐患,加快完善应急物流设施布局,创新应急物流组织,健全物流保通保畅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物流发展水平。

《规划》还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健全物流统计和标准体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专业物流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固根基、利长远的思路举措,并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务实举措,保障规划落地见效。相信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必将重塑我国物流业竞争新优势、开创未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李彦林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荐阅读
中物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