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交通运输领域取得成绩显著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成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跃升。
智能交通,高速铁路,货运量,物流科技,改革开放图片来自“123rf.com.cn”
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了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司长魏东、公路局副局长孙永红、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就相关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介绍到,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成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跃升,一个走向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展现在世界面前。
吴春耕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多层次的铁路网基本建成
铁路
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是1978年的2.5倍,特别是高速铁路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里程的三分之二,覆盖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比例达65%,“四纵四横”高铁主通道基本贯通,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
公路
广覆盖的公路网建立起来,截至201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77.35万公里,是1978年的5.4倍,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国省干线公路连接了全国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农村公路通达99.99%的乡镇和99.98%的建制村。
水运
初步形成干支衔接的水运网,截至2017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76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分别是1978年的38倍和18倍,初步建成了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
空运
民用机场体系基本成型,截至2017年底,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29个,是1978年的2.8倍,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2017年底全国34个城市开通了15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到4583.8公里;乡设所、村通邮总体实现,目前我国邮政网络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网络之一,2017年底全国邮路总条数达2.7万条,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达21万处。
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我国的运输量位居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84.9亿人、旅客周转量3.3万亿人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7.3倍和18.8倍;完成货运量472亿吨、货物周转量20万亿吨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14.8倍和19.4倍。
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居世界第一,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居世界第一,民航自2005年起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不含港澳台地区)已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二,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有7个位于我国。
邮政业年服务用户超过1000亿人次,2017年快递业务量完成400.56亿件,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城市公共交通2017年全年完成客运量1273.4亿人次。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1%和96.5%以上。
全国公交专用车道达1.1万公里,快速公交系统(BRT)线路长度达3424.5公里,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产品的新模式不断丰富,网约出租汽车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达到5.7万条。水路国际运输航线和集装箱班轮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民航定期航班航线达4418条,航线里程达到1082.9万公里(按重复距离计算),通达内陆224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60个国家(地区)的158个城市,全国乡镇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覆盖率达87.3%。
截至2017年底,公路营运车辆总数达1450万辆,营运客车高档化、舒适化和货运车辆大型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65.12万辆,拥有出租汽车139.58万辆,水上运输船舶达14.5万艘,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明显。
民航拥有运输飞机在册架数3296架,通用航空企业拥有在册航空器2297架,邮政业拥有各类汽车29.5万辆,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00架。
科技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世界领先。
此外,装备制造技术也快速进步,高速铁路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300米饱和潜水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有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成绩显著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
在运输服务领域,公路货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海运辅助服务完全放开。交通行业不断推进企业“走出去”,高铁成为“走出去”的新亮点,高速公路建设、深水筑港、轨道及港口装卸设备加快走出国门。
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机械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遍布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交通运输企业正在从传统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向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转变,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交通运输企业正在成长起来。
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发展道路,探索并创造了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功经验。
12月底率先取消苏鲁、川渝省际 共15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孙永红对媒体表示,今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决策部署后,交通运输部迅速贯彻落实,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有序”的原则,确定了试点省份,印发了试点技术方案、工程实施方案、测试方案及关键技术要求,部省两级全力开展系统建设及改造工作。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预计在12月底率先取消江苏和山东之间、四川和重庆之间两组试点省份共15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具备条件的正线收费设施将全部拆除。个别收费站因施工条件等原因限制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将实行抬杆放行,在后续工作中逐步拆除。届时,车辆在省界处不再需要停车交费,可以直接通行,在高速公路出口一次性交纳通行费。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认真总结苏鲁和川渝两组试点省份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方案,指导各地深入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并适时推广,为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吴春耕对媒体表示,日前我部正式印发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简称《工作措施》),《工作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工作措施。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主要包括:进一步清理、精简各类行政事业性涉企收费;完善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精简交通运输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申报材料,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推进网上办理;鼓励铁路运输、港口经营、航运等企业与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民营企业深度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冷链、快运等市场,推动大包裹寄递、即时配送、众包递送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拓展民营企业投资渠道
主要包括: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研究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对外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共享平台;建立民营资本参与交通运输PPP项目制度保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交通运输补短板重大项目;严格按照合同及时足额向民营企业支付资金,坚决纠正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
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在许可审批、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等壁垒和阻隔,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核,确保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公平对待;积极稳妥推进公路货运、内河水运等市场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行政执法中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对待等。
完善政策制定执行体系
主要包括: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有效联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及时听取民营企业意见,主动释疑解惑;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一刀切”等懒政行为,确保对民营企业有关政策理解不走偏、贯彻不打折、创新不走样、推广不变形。
优化营商环境
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渠道和机制;积极引导交通运输领域民营企业协同创新;做好民营企业就业、人才培养等保障服务工作,吸引民营企业参与交通运输行业智库建设。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主要包括:巩固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创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实化、细化、深化鼓励民间投资的具体措施,确保政策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