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宁波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 政企合力谋发展

发布时间 | 2016年09月18日 09:25:23
当前,我国港口正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港口业务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宁波港作为世界货运和集装箱大港,地处长三角龙头区位,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现代港口物流发展, 是宁波港需要深化的重要课题。
在长江经济带和“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推动下,宁波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面临极好的战略机遇。首先,加快宁波港口物流发展, 将以宁波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为抓手。其次,宁波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主体不仅包括港口物流的经营主体,还包括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相关的政府部门。第三,宁波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发展目标是形成“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一带一路’”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巩固和提升宁波市在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基本形成我国重要国际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第四,宁波港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途径是以港口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建设、经营主体和物流市场培育为抓手,推动港口物流与工业、商贸业、金融业以及宁波市城市物流体系的融合发展。
一、宁波港发展现代物流需要直面的问题
1. 港口竞争态势加剧
根据原交通部2006 年出台的《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显示,我国港口自北向南划分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五大港口群, 这五大港口群体间以及同一港口群体内均存在着码头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从发展现状来看,宁波港在省内一港独大, 与省内其他4 个港口合作多于竞争,宁波港更多是与国内其他港口甚至是与韩国和日本港口之间的竞争。在集装箱业务方面,宁波港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存在竞争关系;在矿石和原油业务方面,与青岛港、广州港、日照港、舟山港、福建港口以及长江下游港口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015 年8 月浙江海港集团正式成立, 整合浙江全省五大港口宁波港、舟山港、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统一运营,实现优势互补。2015 年9 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将有助于增强宁波港与其他港口之间竞争的优势。
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宁波港现有的岸线资源紧张,优质岸线较少。未开发岸线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已有的岸线粗放利用,不能连接成规模,影响岸线总体利用效率;公用码头空间布局零散,货主码头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航道、锚地公共资源紧张,虾峙门航道船舶通行能力已日趋饱和,船舶航行安全隐患增多;锚地面积有限, 缺乏大型船舶锚泊点,被常年非法挖沙影响, 锚地容量缺口压力增大。宁波港沿岸土地的总供给量已十分有限,随着宁波港沿岸地带开发不断推进,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性约束。
3. 物流基础建设布局规划缺失
虽然国家大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仍存在政府缺乏经验、部门之间职能不明、多头管理、难以统一步骤等问题。宁波市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滞后,用地指标受限严重,用地规模与货运量不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物流业的突出矛盾。宁波市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一直空缺,与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相比严重滞后。
4. 内陆腹地货源区域相对局限
宁波港集装箱货源90% 来自浙江省,国内沿海支线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货物较少,煤炭和件杂货腹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矿石腹地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石化腹地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宁波港对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弱。受铁路运价上调、原油管线建设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宁波港内陆腹地大宗散货被分流现象明显。
二、发展宁波港口物流需要政企合力
1. 充分发挥港务集团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1)整合港口及社会资源,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能力
整合现有码头资源,优化码头岸线资源利用。加固改造和扩建镇海北仑港区老旧码头, 充分挖掘现有码头潜能。以规划为引导,优化北仑港区空间布局,推进货主开放经营或与公共码头合作经营。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打造物流龙头企业。新成立的宁波港国际物流公司整合了原宁波港股份的物流资源,要发展成为宁波本地的物流龙头企业。集卡车队、堆场企业和船代等传统运输企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面发展,通过资源重组和网络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广应用集装箱甩挂运输、双重运输等先进的运输模式,鼓励组建大型贸易物流集团, 支持龙头货代企业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经营网络,加强揽货能力。
(2)集中优势力量,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结合宁波经济发展特征和宁波港现有的港口主要货种,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专业物流领域。
集装箱物流。扶植新成立的宁波港国际物流公司整合集装箱板块的各物流主体,提升集装箱物流服务能力。以国际贸易为龙头,同步进口市场培育,加快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提高集装箱物流专业化、综合化服务水平。
保税物流。进一步发挥梅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完善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等保税物流功能, 形成以保税物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建设具有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开放合作平台,促进梅山保税港区跨越式发展。
大宗商品物流。在政府规划框架下,以港口物流企业为主体建设一大批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交割仓,完善货物交易、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功能,形成集交易、金融、信息、物流服务于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大宗商品的资源配置中心和集散中心。
扩大宁波港口物流辐射范围。宁波港口物流企业应拓展渠道,积极参与沿海、沿江港口建设与经营,积极发展海进江、沿海中转业务, 拓展浙北和沿江腹地,加快开发沿海货源。加大与船公司合作力度,增加国际、国内航线, 做大做强国际中转业务,构成以远洋干线为骨干、近洋支线和内支线为支撑、内贸线同步发展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做大现有“无水港”业务, 拓展中西部腹地,优化“无水港”布局,增强揽货能力,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推进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深化与铁路部门的合作,提高散杂货铁路疏运比重,减轻公路集疏运压力,培育壮大集装箱海铁联运经营主体。
拓展综合物流服务。利用宁波港口资源优势拓展港口物流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务。运用市场规则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企业积极整合码头、物流园区、货代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重点推进江海和海铁联运,将宁波港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码头服务商和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商。做大做强水路运输企业。宁波远洋等本土海运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煤炭、矿石、油品、集装箱等专业化、大型化运输船队,争取在航线开辟、货源开发、运价定制等方面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3)完善港口物流金融服务
提高港航资本运营效率,降低物流企业资金成本。发挥宁波舟山港财务公司、东海保险公司平台作用,在初期的存贷、结算、保险代理、担保业务方面给予便利。创新港航物流信贷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成立港航物流专营机构,开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供应链物流银行业务;发展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支持港航物流企业大型设备、运输工具购置等方面的融资。
(4)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建立统一的综合化物流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智慧港区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2015 年始,宁波港全面开始推进智慧港区建设,今年为货代船代等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单一窗口已陆续启用;同时加快港口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和GPS、RFID 等智能化技术。依托港口EDI 平台,通过物流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整合港口生产业务系统和物流经营主体业务操作系统,拓展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功能,打造统一、高性能的宁波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要求进行自动交换处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物流信息数据处理效率,对物流中心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
2. 充分发挥政府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1)依托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协调
充分利用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机遇,通过政府顺畅管理体制, 纠正现在“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积极促成政府切实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从宁波以及浙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尽快制定宁波市物流发展规划。
加大物流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集疏运场站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根据《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 年)》,完善港口集疏运通道网络,发展多式联运,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引导集装箱堆场向物流园区或专用集卡停车场站发展,改变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小散弱现象,提高集约化运营水平,改善航道锚地设施条件。
优化临港物流区域布局。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布局、货物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等众多因素,优化临港物流区域布局, 为宁波产业、城市发展以及省内外经济腹地的国际贸易和跨区域货物流转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临港物流区域主要覆盖北仑和镇海,统筹兼顾象山港和三门湾区域。引导港口物流企业依托北仑的港口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和制造业物流;结合镇海港区化工产业特点和专业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物流、液化品物流和危化品物流;进一步发挥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区等政策优势,重点发展保税物流。
牵头协调口岸与港口物流企业之间、口岸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口岸功能,提高口岸服务效率,优化口岸服务质量,减少口岸检查环节,营造与现代港口物流城市相适应的口岸环境。
宁波市政府在宁波港的港口物流建设中, 在用地、税收、收费、交通管理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积极争取浙江省在下达宁波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对港口物流建设项目给予倾斜,对集疏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物流园区等重点产业项目优化安排土地规划调整、用地计划、土地征转、占补平衡、土地腾退和补偿安置等。
(2)提升口岸监管服务水平
创新口岸监管机制。优化监管资源配置, 积极推进分类通关改革、管检分离改革,探索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化运作模式。发挥梅山保税港区等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推动特殊监管区联动,优化保税作业流程,实施关、检、贸、运一体化运作。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四省市通关一体化改革,完善省内出口商品通关单直通放行机制,深化长三角两省一市大通关协作,实现口岸服务的高效对接, 推进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机制, 加强宁波口岸与“无水港”城市、港口联盟城市口岸协作,实现电子口岸对接,支持港口集装箱江海联运和海铁联运发展。积极开展申请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工作。
(3)支持港口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港口物流人才不足也是宁波港建设现代港口物流中心进程中的短板。宁波市缺乏能够透彻把握港口物流发展方向,创新开拓港口物流服务,熟悉港口、物流、贸易、金融、法律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应加强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加大航运金融、物流管理、航运经纪、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及其他各类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先享受宁波市统一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并将物流专业人才纳入宁波市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定期组织港口物流领军人才进行交流培训。根据评选对港口物流企业领军、创新、创业人才等进行奖励。
依托宁波大学加大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完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由宁波市政府对在宁波开设港口物流专业的国内外知名航运教育院校给予办学补助, 对国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宁波设立研究中心给予一定数额的开办费补贴和研发费用支持。
3. 完善政府和企业在宁波港口物流发展方面的协调机制
目前,浙江海港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宁波舟山港集团与宁波市政府都需要适应新的浙江海港体制,因此,完善政府和企业在宁波港口物流发展方面的协调机制十分重要。建议宁波市成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宁波市范围内的港口物流资源。建议成立宁波港口物流发展联系会议机制,由宁波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委、港务集团、口岸单位、主要航运企业、临港区政府、临港物流园区等单位领导作为成员单位, 定期研究解决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物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