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现代供应链丛书作者的通知
各院校、有关企业、研究机构:
自2017年国务院推出首部指导供应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以来,供应链创新发展备受各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提现代供应链。去年商务部、中物联等八部门在全国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推出供应链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中国供应链发展正从微观企业供应链,上升到中观产业供应链、城市供应链及宏观国家供应链层面。政策落实需要施政者理解政策背景和内涵,需要有前瞻性、权威性论述指导。
供应链理念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引进的先进理念,但理论研究多为“拿来主义”,理论探索滞后于中国创新实践。国内亟待推出指导行业创新发展,推进政策科学落实的系统性、权威性、前瞻性的原创著述——基于中国的市场实践,探讨建立符合并指导中国市场发展的供应链理论体系,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为国际社会研究中国供应链发展提供权威著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管的现代供应链研究院,是全国首家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高端供应链智库。为推动现代供应链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将推出现代供应链丛书。
该丛书诚邀各界英才参与(附件:《现代供应链丛书编写作者申请表》),汇集各方智慧,打造一批既具国际视野,也有中国探索特色性的有影响力现代供应链图书,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丛书定位
供应链施政者的学习丛书;企业实战者的指导丛书;学术研究者的借鉴丛书。
二、丛书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建设下中国现代供应链原创性丛书,首批全面阐述现代供应链理念的集大成专业丛书。
三、编写原则
把握系统性、理论性、实证性、前瞻性、通俗性、特色性、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全面系统阐述微观、中观、宏观的供应链体系,做全貌梳理。
理论性:系列丛书要从学术专业高度解读供应链政策和指导商业实践。
实证性:系列丛书要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坚持求真,回应理论阐述。
前瞻性:着眼未来,紧抓科技驱动下的现代供应链的理论、治理和实践。
通俗性:把握理论性、前瞻性同时力求兼顾通俗,以期宣贯供应链理念及政策。
特色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现代供应链实践与创新。
科学性:基于管理科学、服务科学等视角,阐述现代供应链内涵与实践。
四、合作模式
丛书作者接受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指导,个人提交丛书内容方向、编写目录、编写计划、学术价值、内容特色等。
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在合作期间内,共享版权收益;推进原创内容参与申报国家相关社科基金;借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平台在企业界、学界发行推广;推进优秀作品参评中国物流学会物流与供应链图书奖“物华奖”。
五、作者要求
需具备以下不低于一项的要求,并且无重大违纪违法和失信行为:
(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学科带头人、技术发明牵头人,或大专院校系主任、研究机构室主任以上职务;
(二)在中国物流学会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行业组织,获得相关学术荣誉、资质的行业专家;
(三)在供应链领域获得省部级(含)以上技术管理学术类奖励或参与过同等级别课题研究;
(四)提出重大政策建议,被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或参与地方政策制定的人员;
(五)在企业相关物流与供应链部门,或物流与供应链企业相关领域研究与运营实务的不低于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六)在物流、供应链及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研究成果并具有社会影响的独立研究人员。
六、编写要求
(一)丛书编写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国家现代供应链相关政策指导思想;
(二)接受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指导,在现代供应链丛书整体框架下开展编写工作;
(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现代供应链基础概念、理论内涵,以及农业、流通业、制造业、供应链金融、国际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相关供应链领域,具体内容方向自选。
七、其他
(一)丛书作者申请时间截至2019年8月31日。中物联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将于2019年9月30日前公布入选作者及书名。
(二)申请人如提供相关证书、资质请明,将作为遴选优先条件。
联 系 人:金蕾
办公电话:010-83775752
邮 件:jinl@chinascm.org.cn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双营路9号亿达丽泽中心318室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现代供应链研究院
2019年7月1日